文化的轉軌:「魯郭茅巴老曹」在中國(1949-1976)

點閱:1

其他題名:魯郭茅巴老曹在中國(1949-1976)

作者:程光煒

出版年:2004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大陸學者叢書:2

格式:PDF,JPG

頁數:282

ISBN:9789867614520

附註:民95年BOD再刷

書籍難度(SR):666

適讀年齡:十一年級

SR值是什麼?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奧斯維德‧斯賓格勒在其著名的《西方的沒落》中對歷史的發展持著一種過分悲觀的態度,但是,他對「文明」的深刻考察和認識,對文明與文化關係的深刻辯析,確實又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為此,作者試圖從這一角度對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的作家文化現象等作出某種反思。由於牽涉面較寬,作者將結合當代文化的幾個點進行比較考察。 並且,還將觸及若干個相對敏感的議題,以引起人們更加深入的思考。從當前魯、郭、茅、巴、老、曹的研究來看,人們似乎更傾向於認為,他們對左翼文化的某種認同與當代中國的左翼文化思潮來自同一資源。

他們與後者從「趨同」到「合作」,完全在想像之中,是邏輯的必然。但我想提醒人們注意,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另一方面,即他們之間的「分歧」則被輕易地遮蔽了。我想說,他們與毛澤東的文化觀雖不能說屬於兩個體系,但畢竟不盡相同的兩個話語。所以,當毛澤東激進主義的「現代性」試圖壓倒他們猶豫在激進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的「現代性」的時候,我們不能說,這是兩種思想的對峙,而應該意識到,它是五四內部分化的結果──是一種現代性,征服並代替了另一種現代性。

 

程光煒

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人。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曾多次到日本、韓國和香港講學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 總 序/宋如珊
  • 自 序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