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324期 【安老想望】大隊接力老吾老:全屋全人安養紀實
★本期封面★
封面攝影/黃筱哲
二○二五年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雖然經濟發展到沒有真正偏鄉,但在長照上卻有明顯差距,政府資源、社工人力其實無法面面甚至點點顧到,強化社區親幫親、鄰幫鄰才是實際做法,因要關懷的人與地不定時也無法預期,要拍照記錄也得靠志工,此次專題就透由好幾名不同地點從平溪、台中到台南的志工大隊接力拍攝並彙整,捕捉被照顧與照顧者以情誠懇對待的每一瞬間。
★福爾摩沙拾遺★
一七六○年代在梘尾(今景美)的木製渡槽橋,是先民為開墾荒田而開鑿的引水道。百年後美國攝影師聖朱利安.愛德華茲曾拍攝這座木製建築。
——梘尾渡槽橋:台北早期重要的水利設施
撰文.圖片/藍柏提供(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
★安老想望★
一支免費的扶手讓長輩穩穩抓住、鋪平地面去除障礙讓阿公阿嬤不致跌跤,台南東山區動員社區志工進山區的高原里,為老農老屋修繕。
——大隊接力老吾老:全屋全人安養紀實
撰文/胡毋意 攝影/安培淂
★細說宗教★
美麗的圖騰、看圖說話的寓言故事、風格迥異的表現方式,自佛陀以來諸高僧法師深奧的佛經佛典,藉由人的五感品味理解,條條大道通佛法。
——經變:以藝術深入人心
撰文/陳琪瑛
★探索世界★
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的伯納多.奧伊金斯國家公園,蘊藏了多樣物種與冰川、峽灣等自然景觀。圖中的智利馬駝鹿,是南美洲瀕危動物之一。
——回到最初:巴塔哥尼亞草原的野復計畫
撰文.攝影/Ugo Mellone
★建築台灣★
林懷民祖父林開泰的診所「培桂堂」,榻榻米靜靜鋪展著林家舊日時光;嘉義縣內的七星藥局等老醫館,也各自訴說著地方醫療的人情與記憶。
——時光迴廊裡的診斷書:老醫館保存、再生與文化轉譯
撰文/鄭勝奕 攝影/鄭映航
★一方印記★
從投書媒體的憤青,到捲起袖子成為推動島嶼千里步道的中堅分子,徐銘謙帶著更多的西西佛斯,一起走上這條推石頭上山的路。
——西西佛斯與蝴蝶效應:分岔的步道人生之路
撰文/徐銘謙 圖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提供
★探索世界★
一顆未爆炸的彈藥躺臥在一片農田中,排雷人員正進行標記,等待國家緊急服務部門將其安全移除。戰火密布的烏克蘭人民生活危機處處。
——地表下的惡意:不再安全的烏克蘭家園
撰文.攝影/Sandro Maddalena
★探索世界★
查德的恩內迪自然與文化保護區擁有令人驚歎的岩畫石刻遺址,數千幅歷史作品闡述遠古時代人類的演化過程,被聯合國列入人類世界遺產名錄。
——非洲死亡之心:查德的恩內迪自然與文化保護區
撰文/Amaury Hauchard 攝影/Pascal Maitre/Panos Pictures
★經典書摘★
一趟融入南美山林、不帶時間表的無計畫旅行,作者與當地人共生,禁食、禁語、淬鍊身心,以一顆純淨的心,深入土地,尋找最純粹的生命印記。
——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
撰文/楊理博 圖片/寶瓶文化提供
324期 【安老想望】大隊接力老吾老:全屋全人安養紀實
★本期封面★
封面攝影/黃筱哲
二○二五年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雖然經濟發展到沒有真正偏鄉,但在長照上卻有明顯差距,政府資源、社工人力其實無法面面甚至點點顧到,強化社區親幫親、鄰幫鄰才是實際做法,因要關懷的人與地不定時也無法預期,要拍照記錄也得靠志工,此次專題就透由好幾名不同地點從平溪、台中到台南的志工大隊接力拍攝並彙整,捕捉被照顧與照顧者以情誠懇對待的每一瞬間。
★福爾摩沙拾遺★
一七六○年代在梘尾(今景美)的木製渡槽橋,是先民為開墾荒田而開鑿的引水道。百年後美國攝影師聖朱利安.愛德華茲曾拍攝這座木製建築。
——梘尾渡槽橋:台北早期重要的水利設施
撰文.圖片/藍柏提供(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
★安老想望★
一支免費的扶手讓長輩穩穩抓住、鋪平地面去除障礙讓阿公阿嬤不致跌跤,台南東山區動員社區志工進山區的高原里,為老農老屋修繕。
——大隊接力老吾老:全屋全人安養紀實
撰文/胡毋意 攝影/安培淂
★細說宗教★
美麗的圖騰、看圖說話的寓言故事、風格迥異的表現方式,自佛陀以來諸高僧法師深奧的佛經佛典,藉由人的五感品味理解,條條大道通佛法。
——經變:以藝術深入人心
撰文/陳琪瑛
★探索世界★
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的伯納多.奧伊金斯國家公園,蘊藏了多樣物種與冰川、峽灣等自然景觀。圖中的智利馬駝鹿,是南美洲瀕危動物之一。
——回到最初:巴塔哥尼亞草原的野復計畫
撰文.攝影/Ugo Mellone
★建築台灣★
林懷民祖父林開泰的診所「培桂堂」,榻榻米靜靜鋪展著林家舊日時光;嘉義縣內的七星藥局等老醫館,也各自訴說著地方醫療的人情與記憶。
——時光迴廊裡的診斷書:老醫館保存、再生與文化轉譯
撰文/鄭勝奕 攝影/鄭映航
★一方印記★
從投書媒體的憤青,到捲起袖子成為推動島嶼千里步道的中堅分子,徐銘謙帶著更多的西西佛斯,一起走上這條推石頭上山的路。
——西西佛斯與蝴蝶效應:分岔的步道人生之路
撰文/徐銘謙 圖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提供
★探索世界★
一顆未爆炸的彈藥躺臥在一片農田中,排雷人員正進行標記,等待國家緊急服務部門將其安全移除。戰火密布的烏克蘭人民生活危機處處。
——地表下的惡意:不再安全的烏克蘭家園
撰文.攝影/Sandro Maddalena
★探索世界★
查德的恩內迪自然與文化保護區擁有令人驚歎的岩畫石刻遺址,數千幅歷史作品闡述遠古時代人類的演化過程,被聯合國列入人類世界遺產名錄。
——非洲死亡之心:查德的恩內迪自然與文化保護區
撰文/Amaury Hauchard 攝影/Pascal Maitre/Panos Pictures
★經典書摘★
一趟融入南美山林、不帶時間表的無計畫旅行,作者與當地人共生,禁食、禁語、淬鍊身心,以一顆純淨的心,深入土地,尋找最純粹的生命印記。
——她的名字叫安地斯.亞馬遜
撰文/楊理博 圖片/寶瓶文化提供
同書類書籍